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做客央视直播间!中山六院副院长代表广东援汉医疗队接受专访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3日 作者:小准 【字体:

2月16日,广东省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领队、做客央视直播间,接受记者采访,向公众介绍广东医疗队在武汉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这一支抗疫“强心针”——广东医疗队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妨听副院长一一道来。

(以下为副院长受访原文)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武汉直播间,那这一节的武汉直播间也邀请到了广东省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二队队长、,以及广东省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重症专家组领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听听我的同事王春潇对两位专家的专访。

:这次广东医疗队呢,我前天了解了一下,总共来了1860人,那么这1860人中,首先我觉得还是考虑到了整个一个疾病的从诊断、从治疗以及到预后这三个方面来考量的,我们有一个移动的P3实验室的车也过来了,也就是说可以帮助到从疾病的诊断、筛查到治疗。治疗的话呢包括我们去到方舱医院的这种轻症的治疗,包括我们有一些定点的汉口医院的重症治疗,还包括我们协和院区、同济院区的一些重症治疗,然后以及在出院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包括广东的一个传统的中医药的治疗团队,前文提到,医疗队的构成涵盖诊断、治疗、预后,而且治疗的手段从西医、中医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涵盖,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涵盖的地市和医院比较多,以第二批医疗队为例,涵盖5个地市18家医院,广东是一个以部分医院为核心组建的医疗团队。

:以中山六院为例,我院总共来了17人,其中3人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包括我本人在内。关于非典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首先是信心,非典当年也是非常恐慌的,广州也是处于一个看见粤A牌就要回避的态势。在那个态势下,通过科学、有序的,特别是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措施,我们是完全能够战胜这样的疫病。我觉得信心非常重要。第二是防控,新冠病毒和SARS同源性、传播途径都相似,我们在院感防控上都是以呼吸道、飞沫以及部分手卫生为主要传播方式,这些给我们在防控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治疗上,我们知道病毒对于机体的破坏、免疫的风暴都是重症、危重症的原因。那么当年我们也有使用激素的经验,当然也有一些教训,所以这一次我们包括重症的治疗、包括氧疗,包括激素的使用,包括一些支持的疗法,都给我们这次的重症危重症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因为大家也明白,其实目前两个比较大的感染群体中,医务人员是一个较大群体,那么医务人员的感染不单单是对我们医务人员造成战斗性的减员,也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士气,同时也会造成老百姓的恐慌:医务人员都感染上了,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所以,而我们当时来的时候,五个地市,十八家医院,147名队员,其中137名在汉口,还有10名队员去了金银潭,那么像这样一个情况,大家又在聚集在一个酒店生活,又在医院这么一个特殊的传染病场所来展开工作,那这时候,医护人员的防护、医护人员的士气、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就非常重要了,那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如果能首先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港湾,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休息是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第一时间就要求在酒店、驻地形成一个缓冲区和绝对的清洁区,这样让队员回到自己的房间可以安心放心去休息。第二个,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情况,那么需要我们有纪律性,需要我们去进行一些培训。所以我们回到酒店的第一件事情是排队进行洗消,这样就养成了一个纪律,我们是一个团体作战。第三个,我们去到医院,因为我们情况不熟悉,医院原来也不是按照传染病进行设置,所以我们必须分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缓冲区,这样帮助我们的队员能够更好进行防护,所以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做了这两个指引。目前,我们正在出台一个更新的指引,比如说,队员出现了不适,出现了发热,应该怎么样来做下一步的工作。

:一方面是对于一些轻症的病人,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来帮助他进行呼吸的理顺。另外是对于我们的队员,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各种压力也会随之增长,通过呼吸操等一些相对轻柔的方式,既能帮助患者舒缓放松,也能帮助队员舒缓压力,同时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1月28日,医疗队抵达武汉汉口医院,在我们医疗队管辖的病房内,76张病床收治超过的一半患者都是重症患者。供氧不足成为一开始的重大难题,由于医院的基础设置无法供应四、五百人同时吸氧,甚至有些患者需要高流量吸氧,或者需要上呼吸机。医疗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供氧机、钢瓶氧气等。在缺氧环境下,人体会处于酸性环境,病毒更容易复制。通过改善供氧,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实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收治病人时,首先要对患者的中心供氧进行梳理,如果患者的中心供氧在单位时间内不够,这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够改善的,就需要用钢瓶氧气或者制氧机来改善患者的血氧。我们可以看到患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血氧饱和度从60%上升到95%以上。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我们要通过足够的支持疗法,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来战胜疾病,与疫情赛跑。

医疗队员们眼中的副院长:

春节前,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巧遇到了一年中最大规模的 “春节大迁徙”。疫情当头,匹夫有责。作为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春节前夕,湖北医疗队队长、副院长就在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部署的第一线忙碌,甚至在年三十、初一、初二都在医院召开各种工作会议,部署防控工作。大年初二晚,在广东省卫健委号召下,他立刻响应带头组建广东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带领医院的17位医务人员,连医疗队的147名勇士奔赴武汉。任务艰巨,前路凶险,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深入疫区一线,是可爱可亲的人,激励着六院人一起加油挺过国难,为广州乃至全中国抗击疫情践行医者所为。

为了此次支援湖北任务顺利开展, 作为总队长,在出发前后,上下沟通,与各级领导、同事和朋友,通宵联系各种细节、思考应对措施和方案。整整48小时,他的睡眠不足3小时。出发当日上午培训,的脸上大写着失眠二字,他仍然坚持参加防护培训,并亲自示范。

下飞机后,要求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每个人由内而外,首先把自己房间打扫一遍,用医用酒精或者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空气消毒,拖地喷墙,台面无尘,厕所无忧,浴室发亮,做到安全舒适放心无死角。当晚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每个队员当时心里最想做的事就是立刻睡觉,因为已经凌晨两点了。但想到“开了飞机舱门出来就是战场”这句话,大家仍然打起精神,睁大双眼,继续执行大扫除的任务。

在武汉的第二天早上的会中,把147人分成医生组、护理组、院感组、后勤保障组和通讯组。各个临时部门的成立保证着队伍打响武汉战疫,营造安全舒适的营地和物资供应,让每个队员有家的感觉。在他们浴血奋战身处医院的时候,还有一个舒适安全的港湾。

分享到:
Baidu
map